《黑豹》獲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全賴《蝙蝠俠:黑夜之神》的功勞?
上星期,第91屆奧斯卡頒獎禮公佈提名名單,Marvel《黑豹》(Black Panther)獲得7項提名,並成為首部獲提名最佳電影的超級英雄電影。事實上,這次《黑豹》創造歷史,實有有賴11年前的《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的功勞?
《黑豹》於去年2月上映,除了成為去年在北美最賣座的電影之外,亦是Marvel Studios至今影評成績最好的作品。因此,早在電影上映後,就有不少人預測電影會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禮歷史性獲得最佳電影的提名。結果,電影亦不負眾望,在上週公佈的提名名單上獲得7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和其他六個技術獎項的提名。然而,不少人都質疑,《黑豹》這次獲得最佳電影的提名,到底是憑實力、質素,還是因為現時美國的社會和荷里活風氣過分政治正確。而且,不少人一直視11年前由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蝙蝠俠:黑夜之神》為影史裡最佳的超級英雄電影,認為《蝙蝠俠:黑夜之神》比《黑豹》更有資格獲得最佳電影提名。
事實上,這次《黑豹》獲提名最佳電影,或許真的有賴《蝙蝠俠:黑夜之神》在10年前的「功勞」。《蝙蝠俠:黑夜之神》於2008年7月上映,隨即大獲好評,被稱為影史裡最佳的超級英雄電影。在200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電影獲得8項提名,包括飾演小丑的已故演員Heath Ledger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和其他7項技術提名。然而,電影雖被視為當年其中一部最佳電影,但卻沒有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因此引起一些爭議。最終,電影贏得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聲效剪接獎,而它至今仍是獲得最多奧斯卡提名的漫畫改編電影,比今年的《黑豹》還要多一個提名。綜觀兩部電影所獲的提名,除了最佳美術設計、最佳聲效剪接和最佳混音的提名外,兩部電影獲得的其餘提名也不一樣。其中,最佳剪接一直被視為對贏得最佳電影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自最佳剪接獎於1934年設立以來,只有10部最佳電影贏家沒有獲得最佳剪接的提名。其中,在過去38年裡只得1部最佳電影的贏家沒有獲得最佳剪接的提名(2014年的《飛鳥俠》,或許是因為幾乎整部電影都由長鏡頭組成,不知道今年非常類似的《羅馬》會否成為第二部呢?),而過去66年裡有一半的最佳電影贏家都同時贏得最佳剪接。當年《蝙蝠俠:黑夜之神》就獲得最佳剪接提名,而今年的《黑豹》則沒有,因此前者相比之下比後者似乎更有資格競逐最佳電影。
200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結束後的幾個月後,舉辦單位宣佈從2010年的頒獎禮起,最佳電影的提名名單將由5個增加至最多10個。當時,他們的主席Sid Ganis表示把提名名單增加至最多10個,能讓一些在以往制度下未能獲得最佳電影提名,但卻獲得很多其他提名的好電影,終於能獲得最佳電影的提名。而且,他亦暗示《蝙蝠俠:黑夜之神》的例子是導致這次改革的其中一個因素。事實上,除了超級英雄電影外,這次的改革亦能改善以往類型片未能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情況。一直以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贏家都以一般劇情片或喜劇為主,至今只有1部恐怖片和2部奇幻片贏獎;超級英雄片、科幻片和動畫電影則從來沒有贏獎。同時,至今只有3部動畫電影和6部恐怖片獲得最佳電影提名,加上這次歷史性獲提名的超級英雄片《黑豹》,合共5部都是那次改革後才獲得提名。
這次《黑豹》除了最佳電影外,還獲得其他6項技術提名,似乎真的合乎當年舉辦單位的原意,讓一些獲得大量其他提名的電影得以獲得最佳電影提名。但是,從多年來的例子可見,一部電影所獲得提名數量的多少似乎並不直接影響它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機會。以上年為例,9部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電影當中,有8部都獲得3個或以上的其他提名,但獲得5個其他提名的科幻片《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卻沒有獲得最佳電影提名,反而只獲得1項其他提名的典型奧斯卡片《戰雲密報》(The Post)卻獲得最佳電影提名。再以2016年的頒獎禮為例,8部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的電影當中,有7部都獲得3個或以上的其他提名,但獲得6個其他提名的LGBTQ劇情片《卡露的情人》(Carol)卻沒有獲得最佳電影提名,反而只獲得2個其他提名的《布魯克林之戀》卻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由此可見,傳統奧斯卡劇情片似乎在獲得最佳電影提名上還有優勢,而獲得很多其他提名的電影並不一定獲得最佳電影的提名。因此,這次《黑豹》獲得最佳電影提名,相信並不一定是因為它獲得很多其他提名,而是因為其他因素。至於《黑豹》是否有否有資格獲提名,這問題的確見仁見智,亦有可能受不同地方的文化差異影響。
想了解更多未來在香港上映的電影?請瀏覽本網站的「電影播映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