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FF觀後感] Sirāt、The Fence、《純屬伊朗意外》、Sentimental Value

筆者今年首次以媒體身份出席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會在此陸續分享觀後感。第一日總共看了四部電影,其中三部是康城影展的得獎作品,餘下一部則是由“Both Sides of the Blade”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得主Claire Denis執導的 “The Fence”。

Sirāt

電影以銳舞(rave)派對作背景,開場一幕拍著主辦者在杳無人煙的荒漠裡放下喇叭,接上電源。然後鏡頭從遠拍著連接起來的喇叭,節拍強勁、響徹的銳舞音樂隨即播出,鏡頭轉為拍攝浩瀚的荒漠、懸崖峭壁,這場面令人想起《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但兩者看起來充滿違和感。之後,一場銳舞派對正式開始,一班人在此忘我的搖晃身體、狂舞。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何如此投入,純粹喜歡強勁節拍?還是要擺脫煩惱,解放自我?

主角Luis(Sergi López飾)和兒子Esteban(Bruno Núñez Arjona飾)之後一起來到銳舞派對場地,二人一老一幼,看起來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原來他們是來尋找失蹤的女兒/姐姐Mar。既然二人前來尋找Mar,他們怎樣都懷有一絲希望,但是這部電影是關於絕望的。背景的電子、迷幻音樂既是銳舞派對的音樂,也是這電影的配樂,響徹、低音的音樂為二人的旅程帶來不安、煩躁的感覺。

在旅程的開頭,Luis就跟兒子Esteban說:「我們早就不應來這裡。」在旅程過後,這句話聽起來更令人感慨。電影的劇情和轉折與背景的銳舞音樂一樣,驚天動地,震撼人心。電影末段亦有一場銳舞場面,那時候我們仿佛明白他們為何那麼投入、忘我。但電影並沒有在此作結,命運再次玩弄一班主角,那時候配樂仿佛變成電子遊戲的音樂,莫非一眾主角的人生只是一場遊戲?其中一人問及:「我們當初是如何走到這裡的?」是命運?是運氣?這電影透過Luis和Esteban兩父子及一眾陌生銳舞者的旅程,見證生命的不確定性。

The Fence

The Fence

電影改編自舞台劇,整體場面調度也帶有舞台劇的感覺,電影的主要場面顧名思義的也是發生在圍欄兩旁,整個場景就像是舞台一樣。電影的剪接、攝影也沒有刻意擺脫舞台劇的感覺,劇情、對白幾乎平鋪直敘,令整體節奏緩慢。即使幾位演員多麼用心、用力的演出,也未能營造張力。劇本本身涉及種族、階級、人的價值、尊嚴等主題,圍欄本身也帶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分隔了兩批主角。可惜,導演處理劇本的方式似乎不太適合大銀幕。

《純屬伊朗意外》(It Was Just an Accident)

電影圍繞一班因工資糾紛被拘禁及施虐的人,這主題本身十分黑暗,涉及被虐人士的創傷和恐懼,但導演把它拍成像一部鬧劇或黑色喜劇,並加入對伊朗社會的諷刺,令電影看起來不會太過沈鬱。電影的故事本身就看似胡鬧,一個家庭的車子壞了,路人主動協助,路人的朋友聽見車主拐腳的腳步聲後,想起曾經拘禁、虐待他們的拐腳男人,因此就綁架了他,然後更越鬧越大,牽涉了一大班有同樣經歷的人。這班主角性格、職業本身十分不同,有的十分單純;有的冷靜;有的衝動,但當他們聽見拐腳男人的名字時,就會不約而同地變得衝動,想把他殺死。但他們碰上一個問題------那人否認自己是虐待他們的拐腳男人,他們也沒法肯定。結果,他們的激動、爭執等在鏡頭前就變成了笑料。在鬧劇過後,他們終於談及他們被虐的經過,觀眾才明白為何他們會那麼激動,笑鬧背後埋藏著的是非常黑暗的回憶。

導演透過這場胡鬧的綁架案,讓觀眾看到異見人士被拘禁後的影響,以及不同人對報復的真正看法。有些人看清政權和施虐者的本質,覺得他們絕不會心軟,因此在有機會的時候必須以暴易暴;有些人則覺得前者的想法正中政權的下懷,認為他們想人變得變他們一樣殘暴、失去良善和惻隱;亦有人擔心這一切都是政權所設下的陷阱。無論如何,這一切都是政權為他們設下的枷鎖,一切源自拘禁及虐待所帶來的仇恨、恐懼和創傷 。大概從他們被拘禁的一刻,他們的人生經已改變,無法再掌控自己的想法和人生。

電影的前半段令人笑過不停,中段充滿道德思辨,到了結局再次呼應主題,充滿韻味,亦令人不寒而慄。這是一段十分精彩的旅程,離奇得來又十分貼近現今社會的實況,為觀眾帶來娛樂、歡笑之餘又能引起觀眾的反思。看到最後,結局帶來一大懸念,我們無從得知主角的遭遇,但只知道主角仍未逃離這個枷鎖,他仍被輕易帶回痛苦、充滿恐懼的回憶裡,或許一子也不能逃離。這種無形的恐懼或許就是獨裁、威權政府最大的武器。無論曾經被虐,還是從沒有被拘禁,在這樣的恐懼下,沒有人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Sentimental Value

這電影圍繞一個電影世家,父親Gustav(Stellan Skarsgård飾)是著名導演,但十多年沒有拍過新戲,長女Nora(Renate Reinsve飾)是著名舞台劇演員,幼女Agnes(Inga Ibsdotter Lilleaas飾)則在兒時曾演出父親的電影,但現已遠離這行業,專注家庭生活。電影發生於Nora與Agnes的母親離世後,與離散多年的Gustav再次見面,以及後續的事件。

這電影強調主角的家族歷史,Nora他們一家幾代人都住在同一間屋子裡,旁白亦不時補充他們幾代人的經歷。電影的片名所指的就是這屋子的「情感價值」------Nora和Agnes在那裡長大,但同時有不少陰影,因為父母正是在那裡爭執、離異。他們長大後早已搬離那裡,但似乎又不捨得把它賣掉,Nora 甚至想保留一些舊物。Gustav構思新戲,更打算在這屋子拍攝,說的正是她母親在那裡自殺的經過。他們每人對那裡和家人都充滿複雜的情感,雖然成長經歷、遭遇非常不同,卻有不少共通點,但他們卻專注於彼此之間的分歧和恩怨,而忽略了他們的共通了,以及共同享有的情感價值 。電影的劇本非常細膩,透過不同角色的生活點滴,以及Gustav籌拍新電影的過程,來探討家庭關係和人類複雜的情感。

電影對角色的描寫都十分隱晦,他們明顯地充滿情感和想法,但從沒有明言。Gustav與女星Rachel(Elle Fanning飾)討論劇本時,後者不時會問及角色的動機、想法,前者就會反問:「你覺得呢?」觀眾在觀看這電影的時候,或許也不時在想幾位主角的想法和動機,但電影也不會明言,一切都有待觀眾想像。在這樣隱晦的劇本之下,實在有賴一眾演員的細緻演出,Renate Reinsve這次再與導演Joachim Trier合作,她單以眼神和表情,已經足以滲透出淡淡的哀傷。她在戲中飾演一個舞台劇演員,戲中亦有她演出舞台劇的場面,戲中戲的演出也足以感動觀眾,可見她是一個多麼有感染力的觀眾。Stellan Skarsgård的演出一如既往的精彩,他的存在本身就充滿壓場感。一如Joachim Trier的往作,電影把城市和大自然把得十分美麗,Renate Reinsve和Stellan Skarsgård在這樣的背景下的演出,加上Hania Rani的配樂,不必任何對白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孤獨和憂愁。

圖片來源: TIFF

Previous
Previous

[TIFF] The Christophers首映禮紅地毯!

Next
Next

超人與Lex Luthor合作?Man of Tomorrow將於2027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