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率先看!《荷里活爛片王》(The Disaster Artist):一剎那失敗唔代表永恆(內含劇透)
《荷里活爛片王》(The Disaster Artist)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劇,令觀眾笑不停之餘,電影裡所圍繞的那份友情卻是頗為感人。而且,電影所說是更是一個勵志故事,相信觀眾在短期內也不會忘記其內容吧!
首先,感謝華納兄弟邀請筆者觀看上星期的優先埸。筆者看完這電影後,已經覺得這電影非常勵志,但昨天早上看到電影的導演、主角James Franco在嬴得金球獎最佳喜劇男主角時,帶同他在電影裡飾演的爛片王Tommy Wiseau上台領獎後,更加覺得這電影勵志。《荷里活爛片王》改編自真人真事,是一個關於失敗者的故事,主角就是最近越來越多人認識的爛片王Tommy Wiseau。2003年,Tommy Wiseau拍出被視為世紀爛片的《瘟室》(The Room),而他的好兄弟,電影中另一男主角Greg Sestero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有關這電影的製作內幕的書,《荷里活爛片王》就是改編自這本書(雖然Tommy Wiseau堅稱書中只有40%的內容是真確的)。在電影裡,Tommy和Greg在一個演員訓練班裡相識,並欣賞對方的才華和抱負,之後他們二人就結伴一起到荷里活闖天下。一如大家所料,他們二人並不獲荷里活賞識,因此Tommy就決定開拍自己的電影,親自編寫劇本、執導、監製。結果,他們就拍出了這部被喻為「荷里活爛片王」、爛片界《大國民》(Citizen Kane)的《瘟室》。
筆者覺得,這電影之所以那麼優秀,有那麼多笑位,全因Tommy Wiseau本身真的是一個傳奇。正如電影的片名,這電影基本上是完全關於這個傳奇人物的,而編劇亦很聰明地把電影裡的劇情、笑點、懸念和角色衝突集中於三個謎團:Tommy的年齡、他來自什麼地方和他為何會有錢拍電影(據說《瘟室》花了近六百萬美元製作)。事實上,影迷本身也很想知道這三個謎團的答案,他們的心裡亦有同樣的疑問,因此他們在觀看這電影時,很自然地投入至劇情當中,與電影中主要角色一樣很想解開疑惑。當然,我們看完這電影後也不會得到解答,但這三個大謎團在整部電影帶來不少笑位,亦在敘述Tommy與Gerg和劇組的衝突時,就提供了大量的張力,令這個本來胡鬧的故事帶來強烈的戲劇效果。除了這些劇情細節外,說到大家最深刻的,當然是Tommy的口音,他說的每一句話都能成為笑位,亦令人對他的原居地感到興趣(他本人在宣傳這電影時,在Jimmy Kimmel的清淡節目終於談及了這問題。。
雖然整部電影是關於Tommy,而筆者說這電影是勵志電影,但這電影從來沒有打算歌頌他。從電影開場開始,我們就知道Tommy是一個怪人,即使不是怪人,也是一個不顧及別人感受,擁有鮮明性格的人。在電影拍攝期間,身為電影門外漢的他,更不斷不顧其他演員的感受、身體和心理狀況,亦不理劇組的意見,一意孤行,更指出導演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獨裁者。在一般的電影來說,有這樣性格和行為的角色,普遍都是奸角。但在《荷里活爛片王》裡,他不但不會令觀眾感到討厭,更會令我們憶起我們生命中或許曾經出現過的一段生死之交。在電影裡,Tommy決定開拍《瘟室》是因為他與好友Greg曾經承諾要一闖天下,但眼見大家也「懷才不遇」,才有這樣的決定。他付上那麼多時間、金錢、精力,全因為他想Greg一嘗擔任電影主角的滋味,並讓他高興起來,堅持夢想。但是,Greg在製作期間卻對Tommy充滿懷疑,後期更發生不少衝突,令二人的友情出現危機,亦令Tommy感到被背叛。最終,Tommy仍能兌現承諾,在荷里活舉辦「盛大」的首映禮,而Greg亦有到場。在電影首映期間,在場觀眾對電影加以嘲笑,令Tommy非常難受,幸得Greg安慰,以另一個態度來面對觀眾的反應。
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我們或許也遇過這樣的一個好友。年輕的時候,我們年少氣盛,什麼也要一起闖一番,亦經歷多次失敗。在經歷心灰意冷的時候,我們或許會得到好友的鼓勵,再接再勵;或許會選擇離群,過著自己的人生。無論你我們是那個為了朋友付出一切的Tommy,或是那個經歷挫折決定放棄,而令Tommy感到被背叛的Greg,我們生命中亦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一個好友,一個曾經一起胡鬧、一起談及理想、一起追夢的好友。即使大家已經分道揚鑣,不再是朋友,這一段友情亦曾經發生,是不能磨滅的事實,亦是一段值得緬懷,值得放在心中的過去。另外,相信不少朋友也曾像Tommy和Greg一樣,想過要追隨自己的夢想,結果不但失敗,更被不斷嘲笑為廢青、失敗者。而《荷里活爛片王》就告訴我們「一剎那失敗唔代表永恆」,命運往往以另一種形式玩弄我們。正當大家以為Tommy和Greg拍出這樣的爛片,遺臭萬年,永無翻身之日時,誰想到《瘟室》會因為爛而成為大家熱愛的cult片?誰想到電影中"Ohai Mark!"、"You are tearing me apart"等對白會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誰想到在14年後,電影的製作故事會被拍成大受歡迎的電影?誰想到15年後,這部爛片終於在香港上映,而且不斷加場?誰想到Tommy Wiseau會因為拍爛片,而有機會登上金球獎台上,與James Franco一起成為最佳喜劇男主角?所以,筆者真的覺得《荷里活爛片王》是一部很勵志的電影,告訴我們生命是充滿不確定性,即使我們在谷底裡,或許也有翻身的一天。
James Franco在電影裡飾演Tommy Wiseau,更獲得包括金球獎在內的多個最佳男主角獎項,真的是實至名歸。從電影一開始,他就像Tommy Wiseau上身一樣,出神入化地演譯出他的口音,以及表情和眼神。即使他演的是一個奇怪的人,他也不是胡亂地演,而是貫徹始終地飾演著Tommy這角色,並且演活了他的感情變化,尤其是他在電影中段開始拍攝電影時的緊張不安,與劇組爭執時的暴躁。James Franco這次飾演一個怪人,仍然能演得那麼動人,令觀眾動情,可見他的演技。同時,這次亦是Dave Franco首次與哥哥在電影幕前合作,他們二人的化學效果真的非常不錯,可惜Dave的角色沒有Tommy那麼突出,始終也要活在他的陰影下。另外,James Franco多次合作的老拍檔Seth Rogen亦在電影裡有頗重要的角色,而他的演出亦一如既往的充滿喜感。電影亦有不少名人客串,包括導演Judd Apatow、J.J. Abrams等人演回自己。而《絕命毒師》(Breaking Bad)視帝Bryan Cranston客串一幕,既有玩味,亦為電影帶來一個很好的劇情發展,不知是真實發生過,還是編劇為這電影所創作的呢?
作為一部有關《瘟室》的電影,《荷里活爛片王》怎能沒有《瘟室》的經典場面呢?在電影裡,劇組更重現了不少《瘟室》的經典埸面,真的讓觀眾笑不常。相信不少觀眾在進埸前也有想過要否先觀看《瘟室》,筆者覺得大家先看《瘟室》的話,更能明白《荷里活爛片王》的笑點,享受這部電影。另外,電影裡亦有一些製作團隊對於《瘟室》的猜測,包括這電影是否Tommy的個人經歷,他是否曾被背叛等。此做法不但能讓觀眾投入,更能呼應電影的主題,十分效妙。當中,飾演「病母」的演員在片中曾表示,她堅持參演這電影的原因,是因為她覺得自己作為演員,待遇已經比不少人好。這些對白令筆者想起Meryl Streep去年在金球獎頒獎禮裡,談及當演員的特權。這特權不只在於演員的生活待遇、金錢等物質享受,而是在於他們在飾演本人之外,還有機會飾演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體驗不同感受,並讓觀眾了解,同情這些角色的感受。在這電影裡,我們也能明白Tommy的感受,一個被世界嘲笑為爛片王,而永不放棄夢想,永不放棄朋友的「失敗者」的感受。
(在片尾,大家還能再次欣賞Tommy的演出呢!)
預告片:
故事簡介:
《127小時》奧斯卡提名男星James Franco執導的《荷里活爛片王》,將Tommy Wiseau這位荷里活神級門外漢以出位手法表現對電影製作的熱誠的真人真事搬上銀幕,展現出癲才與影癡的兄弟情、Tommy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觀,與及排除萬難實現夢想的決心。《荷里活爛片王》根據Greg Sestero講述Tommy經典「災爛級神作」《The Room》製作過程的暢銷小說《The Greatest Bad Movie Ever Made》改編;以爆笑的方式溫馨提示觀眾,要成為經典不只一種方式,當你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做甚麼的時候,反而是成就無限可能的契機,爛到盡頭就是王!
圖片、資料來源: 華納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