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觀後感]《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新的「新的希望」?(輕微劇透)

等了那麼久(已經十年了,不計前傳的話就30年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在全球期待下,終於上映了!!

故事簡介:

電影發生於《武士復仇》大約30年後,叛軍和帝國已經分別變成了反抗軍(The Resistance)和The First Order。故事跟隨著三位新主角Finn, Rey和Poe Dameron,並會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

雖然編者真的很喜歡《星球大戰》,但上一部真人電影上映時,我還是一個小孩子,所以這次是編者首次到戲院觀看《星球大戰》系列的電影,對我來說別具意義。電影中有不少驚喜,編者知道劇透會大大影響大家觀影時的心情和感受,但此編者會盡量減少劇透。以下是編者的一些觀後感:

1. 《星球大戰》真人電影系列本來在2005完結。多年來,我從來沒有想過能夠親耳在戲院內聽到經典的星戰開場主題音樂,以及看到傳統的開場字幕(Opening crawl),因此在電影剛剛開始,編者已經非常感動。

2. 有些人或會批評這一集故事與當年的《新的希望》(A New Hope)很相似,沒有新意。在觀看電影時,編者亦發現電影的故事情節和plot device方面的確與第一部《星球大戰》很相似。但是,作為新系列的第一集,導演、編劇這樣處理也不難理解:一方面要吸引新的觀眾群;另一方面又要滿足熟悉這個系列的舊觀眾。這個處理雖然會有點保守,但新的角色的確為電影添上一些新元素,同時一些類似情節亦能給予電影一些懷舊的感覺,最重要的是確保電影的水準不容有失。所以,編者覺得這一集作為新一章的開始,已經非常出色。

3. Oscar Isaac飾演反抗軍最強的機師Poe Dameron,成功為角色營造一種有魅力、自信、親和的性格,看來是後傳三部曲中,類似Harrison Ford飾演的Han Solo的角色,但卻非常獨特。

4. Daisy Ridley飾演女主角Rey,雖然這次是她首次參與荷里活大製作,但她的表現絕對不會比一眾比較資深的演員失色!!從開頭在Jakku的寂寞、孤獨,到後來強悍的一面,以及複雜的情緒變化,她都能應付自如,極具感染力。

5. John Boyega飾演離開了The First Order的暴風兵Finn,是片中比較有血有肉、有深度的角色。作為自小就被洗腦的暴風兵,他在首次出任務時,認清了自己不想殺害無辜,因此打算脫離The First Order。這個角色設定,一方面是《星球大戰》系列的突破,因為系列中的暴風兵一直都是配角,過去從來沒有如此深入地探討他們的性格和心理變化。另一方面,這個設定也能探討一些更深入的道德價值觀:電影刻意把The First Order打造成仿似納粹的極端軍隊,但Finn的角色正正顯示人性、選擇、身份的重要性,並佈排了一個頗為吸引的改邪歸正、贖罪過程。

6. 老實說,John Boyega在幾個角色之中,表現不算十分突出。但是,電影中的不少幽默、喜劇的情節都是由他來演繹,而他亦能成功的演活,並為這角色帶來一點魅力。

7. Adam Driver飾演奸角Kylo Ren,角色非常立體。與Darth Vader不同,Kylo Ren並非只有單純的恐怖和可怕感覺。隨著故事慢慢推進,我們漸漸了解他的性格:暴躁、自負、困惑......之後,當我們知道他的背景故事後,更會覺得兩者是互相呼應、合乎情理的。而Adam Driver的演繹亦非常到位,他的肢體動作、眼神等都能準確演繹這些角色性格、心理變化。

8. 在電影上映前,Kylo Ren的身份是電影的一謎團。這次,看來導演J.J.Abrams吸取了上次《星空奇遇記:黑域時空》(Star Trek Into Darkness)中,"My name is Khan!"的教訓,不再故弄玄虛,而是按著劇情發展,順勢地交代他的身份。

9. 看完這部電影,相信大家都會愛上BB-8!!看到它在地上滾動,在千年鷹號上彈來彈地,它的每一個反應、動作......怎能不愛上它呢?而且BB-8亦讓我們再一次受星戰中的科技、創意所啟發。迪士尼又多了一顆搖錢樹了,不過是值得的!!

10. Lupita Nyong'o飾演的Maz Kanata、Domhnall Gleeson飾演的General Hux和Gwendoline Christie飾演的Captain Phasma出場機會都不算多,只屬大配角。當中,Maz Kanata真的令人眼前一亮。雖然她是CG動畫角色,但動態捕捉技術(motion capture)把Lupita的神態活生生地顯現在Maz Kanata面上,使她看起來非常真實!!

11. 作為《武士復仇》近三十年後的續集,電影中有不少向舊作致敬的元素。除了剪接時的特色、控制戰機武器的顯示屏等元素外,一些舊角色的回歸更是電影的一大賣點。無論是Han Solo、Chewbacca、C3PO,還是千年鷹號(Millennium Falcon),導演J.J.Abrams在處理每一個舊角色的出場時,都刻意用適當的場面調度來營造張力,強調他們的重要性。當中,Han Solo首次出現時,導演故意先讓觀眾聽到他的腳步聲,再用攝影機慢慢向前推進,製造緊張的氣氛......然後,Han Solo就跑進來了,他的步伐、姿勢和當年完全一樣,他真的要回來了!!!另外,千年鷹號的出場方式亦很過癮!!

12. 電影一開始,女主角Rey身處於沙漠星球Jakku中。後來,一個鏡頭故意拍著當地的日落,或許是在提醒觀眾,那裡並非我們熟悉的Tatooine。

13. 導演J.J.Abrams在片中用IMAX攝影機拍攝了一段大約6-10分鐘的片段,是我們在預告片中看到,有關千年鷹號被TIE戰機追逐的片段。雖然時間不長,但這段IMAX片段看起來比較明亮、廣闊,使片段看起來更為震撼!!所以,有機會的話,真的要看看IMAX版本啊!!

14. 為了營造比較貼近經典三部曲的感覺,導演J.J.Abrams堅持盡量使用實景和真實特技效果來拍攝,減少依賴CG動畫特技。因此,我們在片中看到的大部分外星人、機械人等都是真人或機械飾演的,看起來十分真實,以及有質感,重拾當年的感覺。另一方面,不少場景都是真實搭建的,包括千年鷹號,因此他們看起來十分有空間感,觀眾就像看到一架真實的飛船。

15. 編者特別喜歡這一集的光劍對決,它們與前傳華麗、花巧的風格不同,比較貼近角色的性格和個性,因此看起來更為震撼,也加強了對角色的塑造。另外,不知道是否編者的錯覺,這一集的光劍似乎特別明亮?

16. John Williams的配樂,一直都是《星球大戰》系列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這次也不例外。無論緊張,刺激,還是感人的情節,John Williams的配樂都能加強戲劇效果,令片段更能牽動觀眾的情緒。有一些音樂重用了過去幾集的原力音樂,聽起來除了有種懷舊的感覺外,亦使觀眾十分感動。

17. 電影作為後傳三部曲的第一集,成功建立了新的世界觀和人物,並留下了不少謎團,有待下一集解答。同時,這一集極具娛樂性,滿足了廣大觀眾的要求,使他們對續集有極大期望(當年《星球大戰》的續集《帝國反擊戰》The Empire Strikes Back更被視為系列中最好的一集。)看來這一切,都會為下一集導演Rian Johnson帶來不少壓力。不過,看過他執導的《時凶獵殺》Looper和《絕命毒師》(Breaking Bad)中極為出色的幾集後,相信原力也會與他同在的!!

18. 在電影字幕中,角色的名稱是以英文來顯示,而非路克或漢等中文譯名。編者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處理方法,終於不用記一些奇怪的譯名了lol

19. 在完場時,竟然有接近一半觀眾鼓掌。編者還是首次在香港遇見這情況(也是首次看到那麼多人穿著Star Wars的服裝,拿著光劍lol)。看來,原力真的與這部電影同在!!

20. 這一集《星球大戰》在千呼萬喚下上映,大家早已知道它會破盡票房紀錄。但是,想不到影評人的反應如此熱烈:截止星期日十時,Rotten Tomatoes 95%,,, Metacritic 81分。單計美國優先場票房,以及全球首三天票房已經有二點五億美元,超過了電影二億的製作成本(未計龐大的宣傳開支),十分誇張。看來,這部電影真的很有機會,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

以上只是編者的愚見,相信每個人對觀影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期望,不知道你們又覺得這部電影如何呢?

後記:

有留意編者文章的讀者,相信都會知道編者十分喜歡《星球大戰》。我自問不是一個星戰迷,不會花太多時間、金錢在《星球大戰》產品當中。但是,《星球大戰》系列的確對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我看來,《星球大戰》從來都是一個關於父親和兒子的故事,Luke和Anakin、Anakin和師父Obi-wan,今集也牽涉了一些父子間的關係。而它對於我和父親的關係亦非常重要。小時候,我並不是和父母同住。只有在星期六、日時,我的父親才會接我回家。那時候,我的父親很喜歡看電影,不時會買一些VCD回家看。因此,我亦開始接觸電影。那時,我最喜歡的電影正正是《星球大戰》前傳。記得那時候,我常常重看那幾集電影。在《黑帝君臨》(Revenge of the Sith)的VCD推出後,我更是非常熱切期待,希望快一點到星期六,由父親帶我回家一起觀看。到現在,我還是對那三集的VCD珍而重之。而且,我終於有能力去帶我的父親一起去戲院看新一集《星球大戰》了。

從那時開始,我漸漸喜歡了電影這種藝術,開始接觸不同的電影、片種。到近幾年,慢慢認識一些非常出色的導演,如Christopher Nolan、Quentin Tarantino、Martin Scorsese和David Fincher等。而這個專欄的誕生,也是因為《星球大戰》。4月時,我看到一些《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消息,很想與大家分享,所以才寫了第一篇文章。一切都是源於《星球大戰》。

最後,再一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假若沒有你們的支持,我或許就沒有這麼多動力來寫文章。在此,我亦想感謝Fanpiece,提供了一個那麼好的渠道,讓我們一眾編輯有機會與讀者分享我們所感興趣的事物。

日後,我必定會繼續努力,為大家跟進更多消息!!

圖片來源: Star Wars

Previous
Previous

[15個觀後感]《復仇勇者》(The Revenant):大自然裡的復仇之歌(內含劇透)

Next
Next

[13個觀後感]《飢餓遊戲終極篇:自由幻夢2》:要留意的,始終還是Jennifer Lawrence(內含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