蝕本收場?《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何以成為票房失敗作!?

過往三年,《星球大戰》(Star Wars)電影都橫掃全球票房,每部至少有10億美元票房。但是,《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Solo: A Star Wars Story)上週在全球上映,開畫週末票房遠低於預期,令人大跌眼鏡。

上週,《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在北美和其他海外市場,包括中國上映。在北美,電影於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假期上映,以1千4百萬美元打破了11年前《加勒比海盜:魔盜王終極之戰》(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的票房紀錄。本來,外國傳媒預計電影會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連同首週週末的四天裡換來高達1億7千萬美元的北美票房,而比較保守的片商迪士尼則預期有1億3千萬至1億5千萬美元。結果,電影於開畫週末三天裡只得8千4百萬美元票房,連同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收入也只得1億3百萬美元,是這系列自16年前的《星球大戰前傳II:複製人侵略》(Star Wars Episode II: Attack of the Clones)後最低的美國本土票房。

而且,電影在海外市場的票房亦慘不忍睹。本來,外國傳媒預期電影於首週週末在海外市場換來至少1億4千萬美元票房,並在全球換來大約3億美元的開畫票房。誰想到,電影最終只有6千5百萬美元的海外開畫票房,以及不足1億5千萬美元全球開畫票房。說起荷里活大片這樣的票房失利,大家必定會想起去年11月上映的DC擴展宇宙(DC Extended Universe)大作《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但事實上,《正義聯盟》去年的全球開畫票房高達2億6千萬美元,而且之後的競爭也不及現時的夏日映期激烈,因此預計《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票房會比《正義聯盟》更差。

 

與最近三部《星球大戰》電影比較

自迪士尼2012年收購盧卡斯影業(Lucasfilm)後,他們就大力發展《星球大戰》系列,並於2015至2017年裡,分別推出《星球大戰: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於2015年12月上映,距離上一部《星球大戰》電影上映已經10年,而且距離上一集由Mark Hamill、Harrison Ford和Carrie Fisher主演的《星球大戰》電影已經30年。因此,當時電影上映時,已經被視為影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亦難怪它最終大破大量票房紀錄,以20億6千萬美元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榜的第3位。

事實上,《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北美開畫首日的票房已接近1億2千萬,差不多是《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全球開畫週末票房。現時,《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上映踏入第二週,雖然在北美沒有太多競爭,但Mojo Box Office和Deadline仍然分別預計電影在次週票房會下跌64%和69%,換來大約2千6百萬至3千萬美元。這個下跌幅度與去年的《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差不多(但它去年的北美開畫票房高達2億2千萬)。由於《盜海豪情:8美千嬌》(Ocean’s 8)將於下週在北美開畫,並預計有3千萬至4千5百萬美元開畫票房,因此相信《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北美票房會進一步下趺,在第三週就失去票房冠軍的寶座。Deadline預計,電影在北美的最終票房將會只得2億2千萬美元,比《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的開畫週末票房還要低。

 

成本高

Solo: A Star Wars Story

圖片來源: Star Wars

雖然《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只是外傳電影,但它的成本卻是這系列歷來最高的,高達2億5千萬美元。本來,電影的成本沒有這麼高,但片商在去年6月炒了原先的導演Phil Lord和Christopher Miller,並找來《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系列、《有你終身美麗》(A Beautiful Mind)金像導演Ron Howard接手執導。根據Variety的專題文章(非常值得閱讀的文章),Ron Howard重拍了大約電影的7成片段,相信開支亦因此增加了不少。以這樣的成本,連同電影的宣傳開支,這電影預計要收得5億美元才能回本。然而,正如上文所說,電影最終在北美預計只有2億2千萬票房,而《星球大戰》系列在海外票房一直都不算太出色,因此Variety預計電影最終的總票房只得4億至4億5千萬美元,或會蝕本收場。假若電影最終的總票房真的只得4億,它將會比《星球大戰前傳II:複製人侵略》6億5千萬的票房還要低,成為這系列至今票房最低的一部真人電影。所以,《星戰》影迷是時候二刷這電影,以行動支持這系列了。

 

更換導演和重拍

與《正義聯盟》一樣,《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票房失利或許也是與電影幕後的製作問題有關。電影本來由《逃學黐孖咇》(21 Jump Street)、《囧探出更》(22 Jump Street)和《LEGO英雄傳》(The Lego Movie)的編劇、導演Phil Lord和Christopher Miller執導,但後來有指片商不滿意導演的喜劇風格,以及在片場經常讓演員臨場發揮,花多了很多時間,因此炒掉他們。相信這樣的製作問題令不少觀眾擔憂電影的水準,因此影響電影的票房表現。

筆者上週有幸獲迪士尼邀請,觀看《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特別場。作為《星戰》影迷,筆者對《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是有點失望的,原因不在於電影的水準,而是在於電影實在過於平實,沒有什麼驚喜。這電影是《星戰》系列第10部真人電影,亦是迪士尼推出的第3部《星戰》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星戰》前傳三部曲後再次延續這系列,嘗試回歸原作三部曲的風格,因此劇本上與當年《新的希望》很相似,相信影迷仔能理解。《俠盜一號:星球大戰外傳》是首部外傳電影,為這系列帶來新鮮的戰爭感覺;而去年的《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更非常大膽,風格和劇本走向與以往電影非常不同,亦引起不少爭議。這次,《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嘗試走喜劇風格,筆者本來以為這是一部以星戰包裝的喜劇電影,結果看到的卻是一部以喜劇包裝的《星戰》電影,在劇本、角色、風格上仍是與一般《星戰》電影無異,而且喜劇感覺也不算濃厚,驚喜欠逢。沒有錯,Alden Ehrenreich和Donald Glover飾演年輕版的Han Solo和Lando Calrissian,的確令人耳目一新,算是創造了他們的版本,沒有活在Harrison Ford和Billy Dee Williams的陰影下,而且Donald Glover亦真的很有魅力。沒有錯,電影尾段的「那個角色」對於影迷來說可能是一大驚喜,但對於一般觀眾來說卻只是一個普通角色,以及為下集埋下的伏線。但除此之外,電影似乎沒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看完電影之後,筆者更想觀看原先Phil Lord和Christopher Miller的版本,即使他們版本的水準未必精彩,但相信至少會更多喜劇感覺,以及大膽的嘗試。據說,在這電影之後,片商也有計劃開拍Lando電影,或許這也是一個好機會,讓這系列走向新的方向?

 

夏日映期競爭激烈

除了高成本這個先天原因外,電影的5月映期也是它的「死因」之一。迪士尼收購盧卡斯影業後推出的前3部《星戰》電影都是在12月上映的,因此競爭一般沒有夏日激烈,至少可以維持票房冠軍幾星期。這次,《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回歸10多年前《星戰》的傳統5月映期,但現時的夏日映期已經與10多年前非常不同。現時,超級英雄電影大行其道,單是今年5月已經有《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死侍2》(Deadpool 2)兩部大片上映。而且,在《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上週上映時,《死侍2》上映才剛剛踏入第二個星期,因此對《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在北美和海外的票房都有不少影響。事實上,在《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開畫週末四天裡,《死侍2》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也是迪士尼電影)在北美分別收得5千3百萬和2千2百萬,合共的7千5百萬已經是《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7成。

而且,在《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上映兩週後,《盜海豪情:8美千嬌》就會上映,預計會奪去《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票房冠軍寶座。之後,迪士尼的另一部年度大片《超人特工隊2》(Incredibles 2)《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蟻俠2:黃蜂女現身》(Ant-man and the Wasp)亦會相繼上映,到時候將會大幅減少《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票房。

 

飽和

除了其他電影系列的影響外,《星球大戰》系列本身也對《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票房有所影響。這次電影被安排在5月上映,距離這系列的上一部電影《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不足半年,令《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的宣傳變得比較遲和短暫。同時,有不少外國傳媒指出,這系列或許面臨飽和的危機,觀眾未必有興趣在短期內觀看另一部《星戰》電影。在《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後,下一部《星戰》電影將會是來年12月上映的《星戰》第9集,因此觀眾將會有一年半時間暫別這系列。

在《星戰9》後,片商據報正在發展以Obi-wan Kenobi和Boba Fett的外傳電影,以及由《星球大戰:最後絕地武士》導演Rian Johnson建立的新三部曲和神劇《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主要製作人David Benioff和D.B. Weiss建立的新電影系列。如今,《韓索羅:星球大戰外傳》票房失利,相信也能讓迪士尼明白,此系列與Marvel非常不同,未必適合在一年內推出多於一部電影。

 

想了解更多未來在香港上映的電影?請瀏覽本網站的「電影播映時間表」!

資料來源: Mojo Box OfficeDeadlineVarietyVariety

Previous
Previous

超越The Rock!?John Cena今年的3部電影!!

Next
Next

Tom CruiseVS超人!?《職業特工隊:叛逆之謎》(Mission: Impossible - Fallout)最新預告片和海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