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伊卡洛斯》(Icarus):紀錄片也能拍得像驚悚片!!

筆者一向都不是一個喜歡運動的人,因此對這幾年來轟動全球的俄羅斯禁藥風波也沒有太多認識。幸好,觀看完Netflix最新的紀錄片《伊卡洛斯》(Icarus)後,筆者終於能深入地了解這次事件。至於紀錄片本身的質素,筆者覺得雖然它的部分情節拍得非常緊張,十分耐看,但整體的敘事卻有不少沙石,影響整部紀錄片的水準。

《伊卡洛斯》的首部分由著名的單車手Lance Armstrong和環法單車賽說起(亦令筆者想起早前另一部仿紀錄片《環禁藥單車賽》),漸漸地開始談及使用禁藥的主題。此紀錄片花了接近一小時講述導演、訪問者Bryan Fogel參加高地單車賽的經歷,以及他決定使用禁藥的原因和過程等。此部分與紀錄片的真正主題沒有太大的關係,存在的意義似乎只是帶入主旨和事件裡的重要人物Grigory Rodchenkov。因此,看畢全片後,觀眾或許會覺得此部分可有可無,與紀錄片的其他部分格格不入。

紀錄片的首部分詳細地講述Bryan Fogel決心尋求Grigory Rodchenkov幫助,使用禁藥來增強自己的體力,並跟從Grigory的指示來避過藥檢。在這部分裡,導演一方面慢慢地介紹Grigory的背景和矛盾,讓觀眾更了解Grigory的性格,立體化這個角色;另一方面似乎想把Bryan使用禁藥,避過藥檢的過程拍得戲劇化,看起來更緊張,刺激。但是,此部分卻未能讓觀眾了解Grigory避過藥檢的方法,看起來仿佛只是Bryan一直跟從Grigory的指示,難以營造緊張氣氛。此紀錄片的片名《伊卡洛斯》本身是希臘神話人物,寓意人在追求理想的時候太大野心,結果本末倒置,似乎暗指俄羅斯當局太大野心,使用禁藥增強運動員勝算,結果事情曝光後反而令俄羅斯體育界陷入低谷。然而,看完整部紀錄片後,筆者反而覺得「伊卡洛斯」更能描述導演Bryan Fogel野心太大,本來想透過此紀錄片說很多不同事情,卻令它不夠聚焦,整部紀錄片的結構看起來有點散亂。

幸好,此片的中間部分拍得非常緊湊,Grigory Rodchenkov的逃亡過程拍得像一部驚悚電影一樣。從事件曝光開始,Grigory透過視像通話向Bryan透露事件的最新發展,至他決定逃亡至美國,鏡頭和配樂的運用使紀錄片的節奏變得緊湊,亦使觀眾關注Grigory的安危,以及能否安全逃至美國。雖然這本身只是一部關係禁藥風波的紀錄片,但此片成功地把俄羅斯國安局和相關部門塑造成可怕的組織,因此Grigory的危機亦得以令觀眾信服。這除了是導演的功勞外,觀眾本身對俄羅斯的觀感本身亦有可能使他們先入為主地把俄方想像為可怕的存在。

《伊卡洛斯》的最後部分加入了不少George Orwell的名著《1984》的元素,並依照書中有關learning, understanding和acceptance的三個步驟,把Grigory解構整件事件的過程分成三部分。然而,由於整件事件非常複雜,即使製作團隊在過程裡加入動畫等方式來解釋,仍然難以避免某些部分變得節奏緩慢、冗長。同時,Grigory在片中的旁白亦試圖引入《1984》書中有關雙重想像(doublethink)的概念,來形容在普京和俄羅斯政府高層的另類事實下,Grigory和其他人在「用藥」和「禁藥」之間的矛盾。然而,由於本身這個概念並非能輕易地運用幾句句子解釋,而片中對Grigory的訪談亦未夠深入,因此難以完整、有效地向觀眾解釋這個概念,以及突顯他們的矛盾。

儘管《伊卡洛斯》整體的結構和敘事都有不少問題,但筆者覺得這紀錄片的確能讓觀眾深入了解俄羅斯禁藥風波的起末,而紀錄片中段的節奏亦非常耐看,因此值得觀眾觀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充滿另類事實的世代裡,觀眾能透過此紀錄片簡單了解《1984》書中的一些概念,明白到我們在這樣的世代裡的處境,以及如何辨明事實。

電影簡介:

一位俄羅斯科學家洩漏一樁大規模用藥陰謀令人震驚的細節後,一名美國製片兼單車騎士也在無意之間,著手奮力追查這起全球醜聞。

預告片:

圖片、資料來源: Netflix

Previous
Previous

重啟《天魔特攻》(Hellboy)電影!《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女主角Milla Jovovich將飾演奸角!?

Next
Next

Angelina Jolie執導新作!《弒父:柬埔寨女孩的回憶》首段正式預告片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