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打死不離3父女》:聽到印度國歌也熱淚盈眶(內含劇透)
首先,感謝Disney上月邀請筆者觀看《打死不離3父女》優先埸。這次是筆者首次觀看正宗印度電影,因此感覺到印度電影真的是不容忽視的電影勢力!!
《打死不離3父女》的劇情絕對稱不上創新,先講述前摔跤運動員瑪哈維的失意,再講述他發掘兩個女兒吉塔和芭碧塔的摔跤天份,然後從他們一開始的衝突再說到她們成材。到了電影的下半部分,吉塔到了國家隊訓練,繼而與父親有衝突,電影更把國家隊教練打造成自大、討厭的奸角,真的是非常典型的劇本。雖然電影的劇本不算有太多新意,但戲中描述父子情的部分亦非常詳盡,感情亦非常真摰。因此,觀眾在他們父女有衝突時,會為他們感到痛心;在吉塔的比賽裡,會為她感到緊張;在他們的終極重逢時會感到感動。看到電影尾段,吉塔嬴得比賽,背景響起印度國歌時,筆者也感到呼吸的起伏,同時亦熱淚盈眶,真的深深被電影打動。
在觀看這電影的預告片時,已經深深感受到電影裡濃厚的女性主義,亦能預料電影將花不少時間在這個主題上。誠然,在印度這個傳統男尊女卑的國家裡,電影中有關女性自強,不比男性弱的主題,的確別具意義。但是,在打破傳統女性比男性弱的看法的同時,電影仍然充滿父權的影子。戲中,吉塔和芭碧塔本身並不想成為摔跤運動員,但遭到父親的威逼,才每天努力練習。當然,電影也有嘗試去解釋這一點,以鄰家女孩被迫與陌生人結婚的一幕,告訴大家瑪哈維的做法能避免女兒落得這樣的下場。但是,這種由男性決定女性命運,剝削女性自主的做法,不就是正正違反女性主義的價值嗎?電影的出發點固然是好,但這個處理卻似乎像以提升女性地位來合理化父權,效果適得其反。
雖然筆者覺得電影的主題有一些缺憾,但電影的格調、音樂可說是無懈可擊。儘管這電影片達接近三小時,但整部電影節奏明快,加上電影有明顯的轉折位,讓整部電影看起來結構完整,絕對不拖泥帶水。電影前半段的格調明顯比較輕快、歡樂,加上充滿印度特色的音樂,以及穿越小街窄巷的鏡頭,真的充滿動感。筆者最欣賞的,是電影裡吉塔和芭碧塔表哥的旁白,以及他憨直的性格,為電影提供了更多笑料,進一步加強電影的輕鬆格調。
電影中最亮眼的演員當然是飾演瑪哈維的阿米爾·罕,從年壯演到年老時期的父親和摔跤手,阿米爾·罕的身體、感情變化非常明顯、到位。筆者尤其佩服他年老時期的摔跤場面,真的與角色一樣老態盡現,演得非常出色,身體的變化亦增強了說服力。同時,他從起初的倔強,到結局裡與女兒重逢時的感動、自豪,真的極具感染力。除了阿米爾·罕外,戲中前半部分的兩位童星亦非常可愛,演活了活潑、好動的吉塔和芭碧塔,是電影裡的另一看點。
雖然這次是筆者首次觀看印度電影,但筆者在觀影時已經深深沉醉了在電影世界裡,在兩個多小時了歷喜怒哀樂,可見此電影真的極具感染力。假若大家從未看過印度電影的話,不妨先看看這一部《打死不離3父女》,或許會愛上印度電影呢!
故事簡介:
前摔跤運動員瑪哈維,一直希望培育下一代成為金牌選手,為國爭光,可惜連生四位千金令他幾乎放棄夢想。偶然他發現兩個女吉塔和芭碧塔竟擁有摔跤天份,打架比男生還要兇狠。於是決定要訓練她們成為No.1摔跤選手!過程中,3父女要打低的不只是比賽對手,還有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各種攻擊性的輿論及歧視......他們最終能否戰勝一切,攜手邁向奪金之路?
圖片來源: Indian Express
資料來源: Yahoo!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