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Blue Moon:一個派對,兩個告別
Richard Linklater與Ethan Hawke繼 “Before”三部曲和《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後再次合作,這次Ethan Hawke更交出了他至今其中一個最出色的演出。
“Blue Moon”海報
電影發生於音樂劇《奧克拉荷馬!》(Oklahoma!)的首演之夜,這部音樂劇是美國其中一部最有影響力的作品,因此那個晚上對於美國文化界、藝術界和戲劇界也是一個重要、極具意義的晚上。但對於主角Lorenz Hart(Ethan Hawke飾)來說,那個晚上卻有另一個意義。當別人在見證《奧克拉荷馬!》的首演,慶祝一部傑作的誕生時,Lorenz卻仿佛在出席一個喪禮,在哀悼他與前拍檔Richard Rodgers(Andrew Scott飾)的合作關係———二人從前共同創作過多部音樂劇,卻未曾像《奧克拉荷馬!》般成功,這次是Richard首次與其他人(Oscar Hammerstein II,Simon Delaney飾)共同創作音樂劇。Lorenz出席《奧克拉荷馬!》的首演,卻中途離埸,不能忍受看完整個演出。他對這部音樂劇固然有其批評,包括片名的感嘆號,但真正令他感到沮喪的始終也是與Richard分道揚鑣,他看過演出,看到別人的反應後,大概知道二人的合作關係再不復存在,Richard經已向前邁進,而Lorenz自己卻原地踏步,仿佛被拍擋、時代唾棄。
電影一如導演Richard Linklater的多部往作,幾乎整部電影都是由對話組成。Lorenz基本上由離開劇場,到了Sardi酒吧那一刻開始,就喋喋不休地說話,從音樂劇,說到電影,再說到愛情和性別……其中,Lorenz談及經典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時,就提及其中一段對白:「從來沒有人如此愛我。(Nobody ever loved me that much.)」Lorenz大概也是一個渴望被愛的人,他渴望獲得Richard的愛,讓他們二人能再次合作,製作比《奧克拉荷馬!》更受觀眾愛慕的音樂劇;他渴望被新入行的Elizabeth(Margaret Qualley飾)所愛,希望把她留在他的身邊。他未必需要像對白所描述般「如此被愛」,他只需要感受被愛,因此他在那個晚上千方百計的爭取Richard和Elizabeth的注意,可惜最終他感受到的只有孤獨。
從在Sardi酒吧坐下來的一刻開始,Lorenz的話題就離不開Richard和Elizabeth,因此觀眾也大概知道他與二人的關係將會是這電影的重心。到了電影中段,Elizabeth和Richard陸續出現,後者作為《奧克拉荷馬!》的樂曲創作人,是當晚首演派對的主角,對觀眾和電影裡的角色一樣都是壓軸登場。Andrew Scott這次飾演Richard,戲份不太多,而且主要的場面都是與Lorenz的簡單對話,但足以讓觀眾感受到他對Lorenz又愛又恨,不斷避諱,仿佛生怕Lorenz會做出什麼可怕事情。他所散發出的冷淡、謹慎,正正與Ethan Hawke飾演Lorenz時的熱情、真情流露形成強烈對比。Elizabeth對Lorenz的態度就與Richard剛剛相反,十分熱情和親切。Margaret Qualley飾演的Elizabeth明豔照人,正如Lorenz後來所說:「所有人都愛上了她。」但這角色最吸引的不是她的造型或外貌,而是她的魅力、靈魂,她的一段獨白談及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和失望,真的栩栩如生,觀眾仿佛曾與她一起經歷整個過程。即使她拒絕了Lorenz,觀眾仍然感受到她的良善,她仿佛沒有辦法傷害任何人一樣。
“Blue Moon”由Ethan Hawke(右)與Andrew Scott(左)主演。
但說到底,這電影的主角始終也是Lorenz,從電影一開始,鏡頭就跟著他在酒吧四處遊走,實時地呈現他如何渡過這人生中重要的一晚。電影的片頭引用了兩句有關Lorenz的語錄,接替他與Richard合作的《奧克拉荷馬!》的填詞人Oscar Hammerstein II形容他幽默風趣,歌舞家Mabel Mercer就形容他是最不開心的人。這兩句語錄看起來矛盾,但觀眾透過Ethan Hawke在這電影精彩的演出,就能明白Lorenz如何給人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從踏入酒吧那一刻開始,Lorenz就說過不停、眉飛色舞,Ethan Hawke生動的演出帶領著對白的節奏,帶觀眾穿梭了整個晚上。在別人面前,他總是在娓娓而談,把任何事情都說得生動有趣。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們能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他的失落、脆弱和孤獨。這樣複雜的表現方式和情緒,無疑是Ethan Hawke至今其中一個最出色的演出。
電影除了開場幾分鐘外,其他時間都發生在Sardi酒吧裡,Lorenz在戲中游走不同角落,與不同的人對談,十分有舞台劇的感覺。電影首部分發生在吧台前,與調酒師Eddie(Bobby Cannavale飾)、琴手Morty(Jonah Lees飾)、作家E. B. White(Patrick Kennedy飾)等人;中段就改為在酒吧中心和樓梯與Richard對談,尾段就與Elizabeth在衣帽間對話,仿佛是舞台劇的不同場景。但是,電影仍善用了攝影、構圖、剪接和配樂,為這劇本帶來電影的感覺。其中,Lorenz與Elizabeth在衣帽間的一幕,電影善用了狹窄的場景,以及二人坐下的位置、高低,營造出十分親密的氛圍。電影主角是音樂劇填詞人,因此電影亦善用了音樂劇樂曲,加上酒吧裡琴手所演奏的配樂,為電影帶來輕快的節奏,配合一段段對話推進劇情。
到了電影最終,Lorenz履行了對Elizabeth的承諾,向Richard介紹了她。一如上文所說,「所有人都愛上了她。」,Richard也不例外。看著Lorenz跟隨Richard前往另一個派對,Lorenz仿佛在與生命中兩個重要的人道別。他在電影的開頭,仿佛還對二人抱有一絲希望,但到了結尾,他明白他與二人的關係已經不復從前。既然他無法得到別人的愛,倒不如留在酒吧裡,與其他同樣寂寞的人享受彼此的陪伴。
預告片:
故事簡介:
在1943年3月31日的夜晚,傳奇填詞人Lorenz Hart在Sardi酒吧面對他崩塌的自信,而他從前的合作夥伴Richard Rodgers正在慶祝他開創性熱門音樂劇《奧克拉荷馬!》(Oklahoma!)的首演之夜。
圖片、資料來源: Mongrel Media